指紋識別或將不再安全 3D打印假手可引發指紋身份盜竊
關于指紋識別安全性的問題從它誕生之日就在討論中,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應用于智能手機的指紋識別技術大概有兩種:按壓式指紋解鎖和滑動式指紋解鎖。它們基本上都是基于電容傳感識別原理:由手指構成電容的一極,而傳感器構成另一極,通過人體的微電場與電容傳感器間形成微電流,指紋的波峰和波谷形成電容高低差,進而描繪出指紋圖像。然后,用這一圖像與數據庫的指紋樣本互相匹配,便完成了一次指紋識別過程。
不過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出于公共安全性的限制,所有的商用指紋傳感器都是不允許記錄整個指紋的,他們所記錄的只能是指紋上的特征數據。通過這些特征數據來匹配,匹配成功則可將手機成功解鎖。
同時,再通過更深層的加密技術,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保證了指紋識別的安全性,但并不意味著完全安全。指紋識別經常用在一些頂級安全場所來識別進入的人員,在很多詹姆斯·邦德式電影中,英雄或壞人通過切掉仆人的手指來欺騙安全系統。雖然我們平時可能不會用指紋做太多事,但關聯是顯而易見的:它們是獨特的識別鑰匙,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眾多應用。但是,如果犯罪分子3D打印您的指紋副本,并用它來為非作歹呢?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湯姆克魯斯電影中的情節,但實際上這可能真的是一個問題。據e鍵打印所知,Anil Jain教授帶領的密歇根州立大學(MSU)研究人員發現,在所有指紋掃描儀的測試和標定中,這是一件很有可能發生的事。作為研究的一部分,他們對各種常用的指紋掃描儀(警察部門、機場服務、銀行等)進行了系統測試。
為了一致性,他們采用了3D打印的真實大小的手部模型,包括五個指紋,然后他們發現結果非常準確。使用高分辨率3D打印機能夠生產出和真實手指具有同樣紋理和質感的作品,這種假手可以很容易地繞過安全系統。“這是第一次用整個手的3D對象來測試指紋掃描儀。作為研究的副產品,我們意識到利用帶有某個人指紋的假手,可能能讓騙子盜取這個人的身份進入金庫、污染犯罪現場或非法進入國家。”Jain透露。
這時,本研究的第二個目的出現,那就是找出商用指紋掃描儀對于這些偽造品有多大抵御能力,以及怎樣確保足夠的安全。“我們已經強調了安全漏洞和現有指紋掃描技術的局限性,現在問題在于掃描儀廠商要設計一個抵御偽造品的掃描儀。重點就在于要判斷放置在掃描儀上的手指是真正的人類皮膚還是打印材料。”Jain說。
認識到這一研究目標的需要,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提供了資金來開發新的標準模型和可靠的指紋鑒定程序。“我們很高興看到這項研究,以及它是如何展現這個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還有它對于識別器準確性的意義,”Nicholas Paulter說,他負責NIST的安全技術組以及合作這項研究。“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軍隊和制造商都會對這個項目感興趣。”
這項卓越的研究的結果以及3D打印盜竊身份的假手的過程,已經在9月份第15屆生物識別特殊興趣小組國際會議上公布,在那里它獲得了最佳論文獎。
3d打印,指紋識別,指紋解鎖,3d打印假手,按壓式指紋解鎖,滑動式指紋解鎖,身份盜竊
本文內容源于網絡
我們的官方微信:CKLM88
e鍵打印如何提供高效率3D打印服務?
1.精準定位,面向B端(含個人)用戶,滿足海量用戶碎片化3D打印需求;
2.用戶至上,數量不限,一件產品也可為用戶打印生產;
3.行業創新,打印流程完全實現自動化操作,系統1分鐘報價出單;
4.整合資源,優中選優,整合全國線下300+臺工業級3D打印機(設備資產超3億人民幣),為用戶提供最實惠、高精度、最齊全的3D打印服務;
5.精簡流程,打印產品最快24小時內送抵至用戶手中;
中小企業的的絕對佳合作伙伴,個人愛好者發燒友的高性價比平臺.3D打印成功案例展示,央視報導